每年的6月6日或7日,24节气中的芒种节气就到了。芒种的“芒”的是指一些有芒的农作物,?#28909;?#23567;麦,大麦等等。它的果实外表的尖端长有许多细毛,有一句俗话?#23567;?#38024;尖?#26376;?#33426;?#26412;?#38750;常形象地比喻了芒那种尖而细的形状。“种”则是种子的意思,他表示这些有芒作物的种?#21491;?#32463;到了成熟的季节,可以开始收割了。农业上的三夏大忙,夏收,夏种,夏管就是在芒种的时候开始的。它是一个农事比较繁忙的时节。所以芒种也叫做“忙种?#20445;?#24403;然这个“忙”是“忙于干活”的那个“忙”。
进入六月,随着温度的升高,阳光炽热的味道也渐渐地浓了起来。街上忙忙碌碌的行人,田里干着活的农人,心里都在?#20843;?#30528;怎么一下子天就这么热?#22235;亍?#24191;袤的农田里,农事活动仿佛比天气更热,一年中的第一个收获季节到了,这就是芒种。夏收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,小麦的收获期,南北方有一到两个节气的差别。在华南地区,要到大雪后才种小麦,立夏起就已经逐渐开始收割了。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,小麦的播种期在寒露之后,收割是在小满到芒种节气之间。而在华北,冬小麦一般都在秋分节气前后播种,收割则要到夏至前后,这么算来,北方的冬小麦播种期一般比南方要早将近五个节气。种的早,收的晚,生长期相对较长,所以北方小麦的品质更为优秀,也使得北方人爱?#24742;?#39135;,变的有了农业生活上的渊源。
芒种还是最适?#21916;?#31181;有芒谷物的季节,所以这时水稻的种植在南方已经开始,华南的大片插秧如火如荼地开展了。稍北的长江下游地区进?#23621;?#31207;工作刚刚开始。我国最往北的地方,由于水田的面积逐渐减少,水稻的种植也逐渐变少了。现代农业科技在?#27426;?#36827;步,不但农作物的品?#35797;?#26469;越好,收种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。但是,不论有怎样的农业科技生活水平,不违农时仍然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求之一。农字的繁体写法就含有辰?#20013;?#29366;,辰是时的意思。可见“时”对农业生产有多么重要。芒种节气的农时意义是非常明显的。农谚里就记有“芒种,芒种样样都种?#20445;?#20063;有“芒种芒种不可强种”的说法。
24节气的农业气候意义在对农时的把握上显得格外的重要,特别是芒种和它的前一个节气小满一样,都是反映农业物候的节气,是对温度、降水、农?#30860;?#32508;合表述,它直接反映了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的情况。这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绝无仅有的。
在我国一般到了六月,江南的部分地区就进入了汛期。洪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降水量的明显增加,从华南雨季到江淮梅雨是我国南方汛期的主要天气背景。值得一提的是江淮梅雨这一江南特有的天气现象,在历书上也有记载,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称为“入梅”。按照此划分,“入梅”在六月六号到十五号之间,这和现代气象学上的平均“入梅”日期惊人的接近。在江淮流域,“入梅”最早一般在六月初或者更早,而绝大部分年份则是在六月十?#35828;?#20108;十号左右,所以苏南农村把芒种节气也称为“莳梅”。称芒种到立夏之间的连阴雨为梅雨,而立夏到小暑之间的连阴雨为“莳雨?#20445;?#32479;称为“梅雨”。这也是气象上江淮梅雨名称的来历之一。如果在六月初就开始出现多雨的天气,夏收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收割以后的油菜不能及时晾晒、碾打、归仓,而已经成熟的小麦,因为阴雨无法收割,造成丰产不能丰收。此刻,农民朋友最为关心的是有个三五天的晴好天气,丰?#31449;?#33021;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。玉米、棉花等作物在芒种时,也该是全部种到田里了。农谚说“芒种不种,一秋打空”。错过了季节,金色的秋收将无处可寻。芒种时的收获和忙碌是秋天丰收的彩排。“绿树村边吟,青山郭外斜,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”。春末夏初,田园风光的自然混?#32454;?#26410;来无限的希望。
本文版权属于有机会(www.iswyo.live)或者相关权利人享有或者共有,未经本公司或作品权利人许可,不得任意转载。转载请以完整链?#26377;?#24335;标明出处,商业使用请联系有机会。